首页 >> 精选问答 >

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

2025-08-14 15:22:43

问题描述:

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,拜谢!求解答这个难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14 15:22:43

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】《拟行路难·其四》是南朝诗人鲍照的代表作之一,属于《行路难》组诗中的第四首。该诗以沉郁悲凉的笔调,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坎坷、命运不公的感慨,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
一、原文

拟行路难·其四

鲍照

泻水置平地,各自东西流。

人生亦有命,安能行叹复坐愁?

酌酒以自宽,举杯断绝歌路难。

心非木石岂无感?吞声踯躅不敢言。

二、注释

词语 注释
泻水置平地 把水倒在平地上,比喻事物的自然发展
各自东西流 水向不同方向流去,比喻人生的道路各不相同
安能行叹复坐愁 怎么能总是叹息和忧愁呢?
酌酒以自宽 借酒来宽慰自己
举杯断绝歌路难 举起酒杯却中断了歌唱《行路难》
心非木石岂无感 人心不是木头石头,怎么会没有感触?
吞声踯躅不敢言 强忍着声音,徘徊不前,不敢说话

三、翻译

将水倒在平地上,它会各自向东西流淌。

人生也有命运的安排,怎么能总是叹息和忧愁呢?

我喝酒来安慰自己,但举起酒杯却中断了唱《行路难》。

我的心不是木头石头,怎么不会感动?只是只能强忍着,徘徊不前,不敢说出心里的话。

四、赏析

这首诗通过“泻水”这一自然现象起兴,引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。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压抑,虽有满腹心事,却因身处乱世而无法直言。这种“吞声踯躅”的状态,正是当时士人普遍的心理写照。

全诗语言简练,情感深沉,既有对命运的不满,也有对现实的妥协,体现了鲍照诗歌中常见的悲愤与沉郁风格。同时,“心非木石岂无感”一句,也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,令人动容。

五、总结

项目 内容
作者 鲍照(南朝)
诗题 《拟行路难·其四》
主题 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与内心压抑
艺术特色 比喻生动,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
表现手法 借物抒情,直抒胸臆,含蓄蕴藉
精彩句子 “心非木石岂无感?吞声踯躅不敢言。”

结语:

《拟行路难·其四》不仅是一首抒情诗,更是一幅士人心灵的画像。它让我们看到,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,文人们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,如何在压抑中寻找自我表达的方式。鲍照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刻的思想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