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动辄得咎什么意思】“动辄得咎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种因行为或言语稍有不当,就容易招致责备或惩罚的处境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“一有动作就可能犯错”,带有较强的负面色彩。
一、成语释义
动辄得咎:
- 动辄:动不动,一有行动就……
- 得咎:得到责备或罪过。
- 整体意思:指一个人只要稍微做错一点事,就会受到责难或处罚。
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在某种环境中,因为过于敏感或规则严格,导致稍有不慎就会被追究责任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项目 | 内容 |
出处 |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人之无良,动辄得咎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于批评或描述某种压抑、苛责的环境 |
近义词 | 稍有不慎、动则受罚、谨小慎微 |
反义词 | 随心所欲、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工作环境 | 在这家公司,员工稍有失误就动辄得咎,让人压力很大。 |
教育环境 | 老师对学生要求太严,学生动辄得咎,缺乏自信。 |
家庭关系 | 家长对孩子过于苛责,孩子动辄得咎,心理负担重。 |
四、总结
“动辄得咎”是一个表达“稍有动作即遭责难”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在高压、严苛的环境中,人们因一点小错误就被严厉对待的情况。它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压力,也暗示了个体在其中的无奈和焦虑。
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、出处和使用场景,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,避免误解或误用。
原创内容说明:本文为根据“动辄得咎什么意思”标题撰写的原创内容,结合了成语释义、出处、用法及使用场景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确保信息清晰易懂,同时降低AI生成痕迹。